•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应该如何引导中学生培养艺术爱好、学会欣赏和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应该如何引导中学生培养艺术爱好、学会欣赏和...
  • 3个原则自主规划 他帮助孩子们找到向往的人生...
  • 学生每人会一种乐器 这所大山里的“摇滚学校”...
  • 北京市2021艺术类本科批录取分AB两段 重要问题看...
  • 大连金普新区考研学生12月23日可免费测核酸...
  • 教育扶贫“出圈”,新东方在线荣获“南方公益...
  • 比赛项目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大类70%的“国赛”首...
  • 教育部:70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贵州省2021年高考体育专业考试时间安排公布...
  • 家庭教育陷入学校化、知识化误区如何走出焦虑...
  • 教科书该不该用汉字 韩国又开始争论...
  • 教育部:因疫情国内上网课学历认证不受影响...
  • 2021全国研究生考试26日举行 教育部公布各地举报...
  • 因无法出国新加坡机场打造“豪华帐篷”露营度...
  • 燃爆!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足球健儿勇夺2...
  • 找实习引发大学生“内卷” 有偿实习灰色产业链...
首页 > 教学院部

应该如何引导中学生培养艺术爱好、学会欣赏和

发布日期:2021-01-03 01:25:25
原标题:美育在“扩容”

今年5月,罗店中学舞龙社团开展活动,胡文龙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舞龙。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媒体上这样描述未来的学校美育:应该要教会学生美育的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去欣赏和体验美、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同时要教会他们专项的、专门的艺术特长。

中学美育的现状是怎样的?应该如何引导中学生培养艺术爱好、学会欣赏和体验美?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中学。有20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美术教师张玉林告诉记者,从国家目前推行的课程标准来看,当前时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最丰富、最多样化的时期,并且国家未来还会进一步重视艺术教育,提倡丰富的艺术内容和综合素养的艺术学习。

艺术课是怎样变有趣的

因为小时候学习过钢琴和唱歌,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三学生石中玉非常喜爱音乐课。

这学期的音乐课讲到电影配乐方面的内容,老师放了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片段。“第一次放,去掉了音乐,让我觉得杰克船长动作有点滑稽,像一个小丑式的人物;而带着背景音乐,就显得他慷慨激昂、侠肝义胆。这种对比说明音乐对电影剧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却没有这么深的感受”。

石中玉的同学王曦平很喜欢学校的艺术课和艺术类社团。她告诉记者,高一、高二每周一节艺术课,高三每两周一节艺术课,虽然课时不多,但内容多样。她在高一的音乐课上了解了音乐剧,还因为在课上看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而喜欢上这门艺术;同学们还会排练表演集体舞节目、参加10月歌会;高二美术课结合学校“服装秀”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各个国家的服装文化,并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展示服装;英语课文中有《歌剧魅影》,她就和同学们在“课本剧”活动中编排演出了这个剧目,很受欢迎。

进才中学的艺术课现状,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升的一个例子。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近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区、市)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3.2%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特长。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

艺术课堂是怎样变有趣的?

张玉林介绍,学校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对初中时不太接触得到、但与生活关联更大的新型融合艺术感兴趣。进才中学的艺术课融合了舞蹈、戏剧、影视、书法、服装设计等内容,“兼顾学生兴趣、提供更多选择,这是打开艺术教育局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以下简称“罗店中学”)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这所郊区中学几十年来以“艺术见长,尚美成人”为特色,不但有闻名全上海的学生管乐团,近年来还在基础艺术课之外开设了18门“大艺术课”供学生选修。

这些课程大多与罗店当地民俗有关,包括版画、花灯、彩泥、戏曲、书法、篆刻、管乐等。而学校开设这些课程,既不为升学考试,也不采用分数来评价,只希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开设如此多种类的艺术课,既依靠学校的硬件配备,也离不开“卧虎藏龙”的教师群体。罗店中学校团委书记、音乐教师王雅婷介绍,学校的书法教师金爱华过去是初中部的政治教师,兼职教授硬笔、软笔书法课,最近才转为专职艺术教师;化学老师擅长篆刻;物理老师的木工很厉害;而她本人在教音乐课的同时,还开设了电子钢琴选修课。此外,学校还以外聘方式邀请校外专家进校授课。

“艺术的门类很多,很多课都可以上成艺术课,比如利用化学课的知识制作手工皂,那也是艺术品。”王雅婷说,学校的考虑是,尽可能让同学们在各个领域上有所发展,“大艺术课”和其他学科相结合,体现艺术的概念。

张玉林认为,“多样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是值得借鉴的艺术课教学思路,而提倡跨学科学习、锻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目前我国艺术课程改革的大方向。

艺术课可以从零基础学起

进入高中以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的陈彦连续3个学期在学校“大艺术课”中选修了版画课。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的她,虽然过去没有在课外学过绘画,但立刻喜欢上了版画这种“小众”艺术。“版画的整个制作过程都很有意思。”陈彦说,“首先画草稿,然后刻版、印版,每个步骤都需要很有耐心,一旦出错就无法进行下一步了。”

陈彦的版画课老师金云华告诉记者,选这门课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零基础”,“版画和许多绘画类型不一样,过程复杂、耗时长,学生一学期只能完成一两幅画,很能锻炼耐心。”有的零基础的孩子学完课程后,作品在上海市学生绘画作品比赛中拿到一等奖。现在,这门课还拍摄制作成了慕课、出版了教材,上海每个中学生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

今年初三的何俊妍曾觉得自己肢体不太协调。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后,她发现学校开设的舞蹈课不但不难,还很好玩儿。

上第一节舞蹈课之前,何俊妍有点紧张,她想象自己会是班上表现最差、被老师批评的那一个。但事实完全相反:老师教的动作并不难,而且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如果自己跳不好,还会得到老师特别的照顾和指导,一旦有进步,老师就会鼓励。

何俊妍觉得,学习舞蹈给自己带来很多正面的东西。最直观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肢体协调能力变强了。

上闵外的舞蹈课属于“舞向未来”公益性舞蹈教育普及项目。2011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陈白桦领军人才工作室与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等机构共同在闵行区普通中小学开展的艺术教育实验,目前已有万余名师生参与。

上闵外的舞蹈教师何琳是舞蹈专业出身,她说,“舞向未来”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专业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不看学生的外形条件、是否有基本功;教学内容涉及多种舞蹈门类;“旋转教室”的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站在第一排,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姓名、习惯、性格;采用大量随机变化的钢琴伴奏和手势、击掌等方式,尽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舞向未来”项目执行人阮晨介绍,“舞向未来”面向所有零基础的孩子,无论高矮胖瘦、相貌如何都可以在舞蹈学习中获得自信与快乐,锻炼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协作等品质,从而提升整体素养。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何琳教高中生比较多,感到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或学业等原因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但通过舞蹈课,能明显感觉到他(她)们性格变得开朗、外向,脸上有光亮了;在舞蹈课上取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更有动力在主课上用功,整个人更积极主动了。

“我们的舞蹈教学理念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中有一种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希望通过舞蹈教育去改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她说。

今年初三的苏逸飞过去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会表达的人。初中以后开始接触舞蹈,感觉舞蹈帮他找到了自信,变得比以前更会表达了,愿意主动去跟别人交流。和同学们一起练习舞蹈,从不熟悉动作到慢慢练熟的过程,再到舞台上表演完,让他“会有成就感、自豪感,还有跟大家一起克服困难的喜悦”。

高中生家长周女士喜欢音乐,平时关注艺术教育。她说,有种观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通过音乐、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如果成年了再去学习,就错失了这个机会。即使仅将艺术作为爱好,唱歌、演奏乐器也是舒缓情绪、表达情感的很好方式。

石中玉这样形容艺术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以前难过时,可能只会捶床板,而现在可以唱一首歌;以前开心的时候只会笑着走过台阶,而现在可以用美声高唱《我的太阳》。“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把人生当成一种艺术去创作。我们度过每一天也可以是书写艺术的过程,或许没什么规范,但一定是一种值得去塑造的艺术”。

这也是王雅婷和她的同事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艺术课的宗旨就是让同学们学得快乐、获得审美体验,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处处存在美。

在采访中,一位喜欢艺术课的高三同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艺术是一种很玄的感觉,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和人伴生的东西。其他学科的知识是可以单独习得的,但艺术和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关。”

但也存在学生、家长不重视艺术课的情况。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三学生王曦平对小范围高中生群体调研发现,不少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理念,或者只要求孩子参加艺术培训,而非主动引导其爱上艺术;有的同学则对学校艺术课不屑一顾,认为“都高三了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课”。

“关注美育,会让个人和社会都少一点功利,多一点对美的追求;美育让青少年得到艺术陶冶和精神升华,能让人享受终身。”张玉林老师说。

正如王登峰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中小学的音乐、美术或者综合艺术课程,要真正让学生能够体验美、认识美、展示美,掌握基本的知识、艺术特长和专项的艺术特长,同时未来又能够创造美,“这是我们教学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明确界定这一点,就是我们美育教学改革巨大的进步”。

记者 魏其濛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